HK (+852) 3990 0799

馬亞木7.78億沽信德中心全層


商廈市場淡靜,用家趁勢出手,「小巴大王」馬亞木沽售上環信德中心招商局大廈28層全層,作價7.78億買家為招商局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物業將作為自用。

上址為28樓全層,建築面積25395方呎,平均呎價30636元,屬該廈近年新高,亦創信德中心分層最大金額成交紀錄,上述以買賣公司股分承接,買家為招商局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買家招商局能源運輸

根據該公司公告指,招商局能源運輸在港員工數量,從2013年的129人增加到目前的334人,持有招商局大廈32樓自有物業20835方呎外,還租用了招商局大廈其他樓層共47098方呎。

將員工集中起來辦公

辦公地點分散在多樓層,管理較不便,購置同一幢辦公樓整層物業,將分散在多層員工集中起來辦公,有利於加強公司管理,進一步改善企業形象,增強員工歸屬感和在港發展的信心。

馬亞木於1996年12月以3.01546億購入上址,持貨27年,帳面獲利4.76454億,物業升值1.57倍。

(星島日報)

更多信德中心寫字樓出售樓盤資訊請參閱:信德中心寫字樓出售

更多上環區甲級寫字樓出售樓盤資訊請參閱:上環區甲級寫字樓出售

 

恒基等63.1億奪鰂魚涌舊樓 底價史上最貴打造地標商住物業

港島區住宅地新供應罕有,由恒基及太古地產合作併購鰂魚涌舊樓,昨舉行拍賣,成功以底價63.1億投得,金額史上最高。發展商指,以打造地標商住物業,無論是興建上車盤或較大單位都有一定需求。

上述項目位於鰂魚涌濱海街16至94號及英皇道983至987A號,於上月初獲土地審裁處批出強拍令,底價63.1億,是有史以來最貴。項目於昨日舉行公開拍賣,由手持「1號牌」的恒基執行董事黃浩明,在未有其他競爭對手下以底價投得,成功統一業權發展。

料6年後推出市場

黃浩明於拍賣會後透露,是次拍賣底價是法庭參考早前市況數據而定,與目前市況有脫節,惟集團已持有逾90%業權,故須完成整個交易,認為該價錢並不反映整個項目併購成本。項目與太古地產合作,屆時打造地標商住物業,惟目前研究開則中,最快明年中可動工,料6年後推出市場。

黃浩明指,高息環境對併購舊樓有影響,由於集團擁有不少農地待補地價,未來會繼續持之以恆、透過不同方式補充土地儲備,如收購舊樓或競投政府土地、農地補地價等。

恒基及太古地產表示,項目整個收購過程歷時超過十年,很高興昨日終於能成功完成收購。現時計劃將項目重建發展作商住用途,可建樓面約44萬方呎。由於項目地點優越,位處成熟的商業區,因此相信無論是興建上車盤,或較大單位都會有一定需求,將仔細研究。

上述項目位於鰂魚涌濱海街16至94號及英皇道983至987A號,地盤面積約4.39萬方呎,按上述強拍底價計,平均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2951元。

黃浩明指,拍賣底價是法庭參考早前市況數據而定,與目前市況有脫節;而項目可建樓面約44萬方呎,未來將打造地標商住物業。

(星島日報)

 

宏安鴨脷洲舊樓批強拍 底價逾1.37億

宏安密密擴大鴨脷洲併購項目版圖發展,去年申請強拍的鴨脷洲花洲大樓,最新獲土地審裁處批出強拍令,底價為1.37122億,對比去年申請時估值1.1939億,高出14.9%。

餘下2物業未收購

據土地審裁處文件顯示,花洲大樓位於鴨脷洲平瀾街5B號、鴨脷洲大街21及23號,宏安於去年2月申請強拍,當時已持有約83.33%業權,餘下3個單位未能成功收購,最新則增持至逾90%業權,餘下1個地舖及閣樓並未成功收購。

可建總樓面1.64萬方呎

上址地盤面積1833方呎,若以地積比率9倍重建發展,可建總樓面約16493方呎。現為一幢5層高商住物業,地下為商舖,樓上為住宅,共涉16伙住宅單位,該舊樓早於1965年落成,迄今樓齡約58年。

(星島日報)

 

都會大學10億洽購紅磡酒店 投資者羅守弘持有房間數目433個

都會大學年初表示計劃買酒店作為學生宿舍,市場消息透露,該大學最新向裕泰興家族成員羅守弘洽購旗下紅磡蕪湖街酒店,涉資約10億,項目擁有433個房間,項目進入盡職審查階段。

市場消息透露,都會大學自從計劃購酒店後,終於在九龍區找到目標,位於蕪湖街84至102號一幢新落成酒店,由裕泰興創辦人「九叔」羅肇唐長子、本身為建築師的投資者羅守弘持有,將旗下紅茶館酒店及比鄰地盤重建,樓高16層,總樓面6.6萬方呎,提供433間客房,平均房間面積約150方呎,若以洽購價約10億計算,每個房間涉資約231萬。

房間涉資231

知情人士透露,雙方基本上就買賣有共識,都會大學正就該項目進入盡職審查階段。

本報就上述消息向都會大學查詢,發言人回應,都大正物色合適的物業作學生宿舍,以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並提供宿位讓更多非本地生及交換生到校就讀,增加與本地學生的交流機會,提升都大的學習氣氛及促進校園國際化,宿舍的選址及籌備工作正在進行中。

有代理則透露,今番不論地點及涉及銀碼,適合都會大學要求,該大學希望在九龍區找到目標,但區內供應有限,部分涉資銀碼過分巨大,未合大學要求,今次蕪湖街項目大小適中,很適合。

發言人:正物色合適物業

都會大學早前亦洽購葵涌圳邊街15至19號旭逸酒店,項目樓高20層,總樓面約11.54萬方呎,擁有160個房間,洽購價4.3億,每個房涉資約269萬,呎價4962元,房間雖寬敝,但路途遙遠,據了解,至今尚未落實交易。

都會大學校長林群聲今年2月表示,計劃今年內購入九龍區酒店,再改建學生宿舍,目標提供300至400個宿位,主要向內地生提供住宿,以及增加學生做交換生機會,由酒店改裝的宿舍可以成為學生活動中心,同時讓宿生及非宿生舉辦活動,作為都大學生的聚腳點。

都大正物色合適物業作學生宿舍,以豐富學生校園生活,並提供宿位讓更多非本地生及交換生到校就讀。

(星島日報)

 

鄧成波家族放售 西貢工廈5幢叫價14億

鄧成波家族旗下西貢5幢工廈放售,有外資代理行代理表示,西貢康定路1號、2號、6號、7號及9號5座全幢工廈,意向書截止日期為11月16日,現時叫價為14億,平均每呎約3655元,買家可購入全數或個別獨立全幢。

佔地近1.3萬呎

該代理表示,該項目現狀為5座全幢工業物業,佔地約129526方呎,每座總樓面由53138至100583方呎,樓高3至4層,買家可考慮改裝成凍倉、迷你倉、數據中心或汽車相關用途等,以提升資產價值。

可申請重建住宅

另一方面,物業地帶被劃為「住宅 (戊類) 1」,可向城規會申請重建住宅項目。業主已獲城規會批准發展社福設施 (安老院),提供1127個舍牀位,涉及樓面約25.1萬方呎,因此,買家亦可考慮補地價重建安老院項目。

該代理續說,過去數年工業物業供應緊張,空置率長期處低水平,租金穩定,跑贏其他資產類別,不少優質全幢工廈均被外資基金或資深投資者承接,盤源稀缺。此項目5座全幢高規格工業大廈是次全數放售,買家可一次性購入完整工業群,另一方面,由於項目已獲批社會福利設施 (安老院) 發展,長遠亦可重建,進一步釋放土地潛力,進可攻退可守。

(星島日報)

 

石門2官地發展商業 增樓面120萬呎

沙田石門近年轉型為新商業區,政府近日再物色到區內2幅官地改劃作商業用途,預計合共將新增逾120萬平方呎樓面供應,料可興建成大型商廈項目。

石門屬於繼火炭之後沙田第2個工業區,佔地約10.8萬平方呎,政府多年前已經將區內規劃用途由工業改為商貿,以推動轉型,特別是在2011年至2014年間推出4幅商貿用地,並陸續建成商廈,加速了整區轉型,帶動該區就業及商業氛圍。

根據規劃署完成的《2020年全港工業用地分區研究報告》指,石門區內現存11幢工廈,另有1幢已經完成改劃成辦公室等用途。在區內工廈最常見的用途為倉庫,佔近6成樓面,其次為辦公室用途,亦涉及近27%樓面,而作為製造業或工作坊的用途則只佔4.2%,反映區內工業已經相對式微。

安心街以北 地積比9.5

為了增加市場上的商業地供應,並且推動石門轉型成為商業區,規劃署近日再物色在安心街2幅官地,將改劃作為商業用途,合共將提供約122.7萬平方呎樓面供應。

該2幅用地均位於安心街,亦即是碧濤花園的後方,其中1幅安心街以北用地,佔地約8.6萬平方呎,現時屬於「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規劃署提出改劃成商業用途,以地積比率9.5倍發展,可建樓面達81.8萬平方呎,屬於區內較罕有的大型商業地,建築高限為130米 (主水平準以上,下同)。

2地均需設政府機構 社區設施

至於另1幅安心街以南用地,規模相對較小,佔地僅4.3萬平方呎,現劃為「休憩用地」地帶,同樣擬改劃成商業用途,可建樓面約41萬平方呎。2幅用地同樣將會設有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而安心街以北用地更須附設公眾停車場。

事實上,近年區內有不少新商廈落成,包括比鄰港鐵石門站的安群街1號及3號2幅商貿地皮,由發展商億京奪得後,繼而發展成綜合寫字樓及商場的商用物業,即為京瑞廣場 1及2期,總樓面接近80萬平方呎。

至於新地 (00016) 於2016年以約6.7億元投得的安耀街商貿地,每平方呎樓面地價約3,886元,現時已經發展成1幢27層高的商廈,涉及樓面約17.4萬平方呎,並且已經於2020年落成。

(經濟日報)

更多京瑞廣場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京瑞廣場寫字樓出租

更多石門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石門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更多京瑞廣場寫字樓出售樓盤資訊請參閱:京瑞廣場寫字樓出售

更多石門區甲級寫字樓出售樓盤資訊請參閱:石門區甲級寫字樓出售

 

京瑞廣場造價 2年下調7%

石門在過去幾年有不少新商廈落成,其中京瑞廣場 1、2期屬於區內指標商廈,目前呎價大約9,000至1萬元左右,過較過去幾年跌7%至10%左右。

京瑞廣場 1、2期屬於2015年、2016年落成的新商廈,均已經由億京分拆出售。據EPRC經濟地產庫資料顯示,該廈過去一年平均呎價約9,781元,但較2021年至2022年時期平均呎價約1.05萬元相比,低出大約7%。例如,京瑞廣場低層K及J室,面積合共約1,651平方呎,在今年中以約1,625萬元沽出,呎價約9,843元,原業主在2015年以約1,200萬元購入該2個單位,持貨8年,升值逾3成。

至於京瑞廣場二期由於位置距離港鐵石門站較京瑞廣場一期為遠,故此樓價亦相對較低,據EPRC經濟地產庫顯示,過去一年平均呎價約8,671元左右。

W LUXE連平台 呎價高見1.5

石門區內最近商廈則為2020年落成的 W LUXE,在過去一年平均呎價約1.25萬元,大部分屬於細單位成交,面積介乎約423至1,105平方呎不等,售價介乎460萬至1,680萬元,當中高層S5室商廈單位,樓面面積約1,105平方呎,連平台約245平方呎,呎價約15,204元,為該項目自2021年4月以來成交呎價新高。

(經濟日報)

更多京瑞廣場寫字樓出售樓盤資訊請參閱:京瑞廣場寫字樓出售

更多石門區甲級寫字樓出售樓盤資訊請參閱:石門區甲級寫字樓出售

 

Prices of flats at Sutton in Kowloon look competitive

A first price list covering 31 flats at Sutton in Kowloon City, with the cheapest ones at HK$5.99 million after discounts, has been released by K&K Property.

The average discounted price is HK$18,488 per square foot - about 25 percent lower than the first batch at nearby Allegro that were launched in May last year.

The 31 homes with areas from 379 to 904 sq ft are priced from HK$5.99 million to HK$19.3 million after discounts, or from HK$15,730 to HK$21,360 per sq ft.

The developer claimed the selling price is HK$2,112 or 10 percent below the average costs of HK$20,600 per square foot, so it may raise prices by 5 to 10 percent in future batches.

Sales will take place within the month, and K&K Property will keep up to half of the flats for rental.

The developer purchased the 92-flat project for HK$1.14 billion, or more than HK$13,500 per sq ft, last year before spending HK$120 million renovating the six-year-old development.

A property agent expects half of the buyers will be investors and that rents might reach HK$70 per sq ft, meaning a 4-5 percent rental return.

In Ho Man Tin, Grand Homm sold 11 flats for nearly HK$280 million via tender. The project previously owned by Goldin Financial (0530) former chairman, Pan Sutong, is now controlled by receivers.

In Hung Hom, Henderson Land Development (0012) said it has sold 89 flats at Baker Circle Greenwich for HK$480 million since sales were launched, taking the number of homes sold there to 428. The developer collected more than HK$2.6 billion from the sales.

Meanwhile, the mortgage-related one-month Hong Kong interbank offered rate rose for the 10th consecutive trading day to the highest in more than one month at 5.257 percent yesterday.

All other rates increased as well as the quarter-end approaches, and the retail green bond received a warm response in subscriptions.

Data from the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showed the composite interest rate, which is a measure of the average cost of funds of banks, increased by 9 basis points to 2.55 percent at the end of August as the weighted funding cost for deposits during the month climbed.

(The Standard)